打造全民健康互动交流网络平台!
五洲财神行宫

【搜搜世界】陈永贵葬礼上,只一位高层来送别,三鞠躬后转一圈,泪流满面离去

发表于2022-12-24

千百年来,劳作在华夏大地上的广大农民,都处于社会底层。他们受尽各种剥削,辛辛苦苦耕作一年,可到头来连温饱都不能解决,更别说其他什么奢求了。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农民们苦尽甘来,不仅没有了剥削,还享受各种权利。一些能力出众的农民,更是成为了指引人们走向富裕生活的领头羊。今天我们要说的陈永贵,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从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后来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位农民副总理,实在是令人敬佩不已。
陈永贵,1914年出生,山西昔阳人。他前半生的命运,可谓是坎坷不平。5岁那年,陈永贵家乡遭遇灾荒,这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无奈之下,父亲陈志如把妻子和女儿卖了,带着陈永贵来到大寨村讨生活。原以为一切会好起来,但贫困和饥饿却依旧缠绕,绝望的陈志如自缢身亡,留下年幼的儿子陈永贵。
从这个时候起,孤苦无依的陈永贵就开始独立生活,他靠给别人养牛放羊换食物。年龄稍大一些时,陈永贵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和姐姐,但她们的生活同样艰难。陈永贵于是回到大寨村,继续给别人打长工。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了大寨村,陈永贵被选为伪维持会会长。他表面上配合日军的工作,暗地里却和八路军保持联系,后来日军有所发现,便把陈永贵关押入狱。还是全村人凑钱保举他,最后才被放了出来。
抗战胜利后,陈永贵的家乡得到解放,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不久,陈永贵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也就是时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贾进才。当时的陈永贵“初生牛犊不怕虎”,有着一股干劲,贾进才看他能吃苦耐劳,说话有水平,于是着重培养他。1948年,在贾进才的介绍下,陈永贵成为了党员,四年之后更是接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
此后,陈永贵立下“愚公移山”的壮志,带着大寨村村民开垦荒地,修建水渠,在艰苦的环境下开出了一块一块梯田。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大寨村一改贫穷落后的局面,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个个喜笑颜开。后来大寨村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陈永贵又带着村民艰苦奋斗,战胜天灾,最终粮食获得了大丰收。不仅没给国家添麻烦,而且还上交了24万斤商品粮。很快,大寨村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村,陈永贵也多次应邀到各地分享经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陈永贵也因此声名远扬,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人物。1975年,在主席亲自指示下,陈永贵来到北京担任副总理,主要分管农业。虽然当了大官,但陈永贵却依然保持着农民的质朴,生活上不搞特殊,从不为子女谋福利。
后来,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开始普及,这也意味着“农业学大寨”时代的结束。1980年,陈永贵辞去副总理的职务,闲不住的他又来到北京东郊农场当顾问,继续和土地打交道。1985年夏,陈永贵不幸被查出患有肺癌,医生表示有希望治好。但他却不想浪费国家物力财力,坚持要放弃治疗。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因病去世,终年72岁。
在陈老的葬礼上,有上百人前来送他最后一程,但大多数是亲友和农场的人员,只有一位高层来参加,他就是陈老生前的好友华主席。华主席手捧花圈,三鞠躬后绕着遗体走了一圈,最终泪流满面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