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民健康互动交流网络平台!
故事传说

【搜搜世界】杨振宁院士:《易经》中的逻辑有重大缺陷,阻碍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发表于2022-12-26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相继进入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而这两次生产方式上的变化也向我们证明了,科技对人类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达,物理学也开始受到大家的重视,我们身边的科技发展,离不开物理学的帮助。

而我国的一些传统著作中,也蕴涵了古人的哲学观和世界观。而想要让国家做到内外和外在的同步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重视起传统文化。

《易经》作为四书五经之首,被很多文学家奉为圭臬,而其中也包含了一些远古时期的观念和科学,是一本集大成者的著作。

不过我国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却出来批判了这本书:“书中的逻辑不能自洽,险些让中国的科技葬送在摇篮。”

那么他说得到底是不无道理,还是随口一说呢?

虽然如今的科技力量,已经十分发达,但是同泱泱宇宙相比,人类还是太过渺小。

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想探索出宇宙的运行真理。

而这所涉及到的就不止科学这么简单,于是一种叫做“玄学”的古老东西,又被人重新发掘出来。

所谓“玄学”诞生于远古时期,有很多人相信,它就是参透宇宙奥秘的真实媒介。

“玄学”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大家熟悉的“太极图”和“八卦”,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太极图在上古时期便已经诞生,传说是由人皇伏羲绘制而成。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太极图,就是伏羲认为的天地运行之“道”。

而到了商周更替之时,周文王便把流传下来的这些文化编撰成书,《易经》也就此诞生。

而之后的周朝人,也在不断地把自己的世界观添加到《易经》当中,因此《易经》也有《周易》的别称。

而周人为了避免《周易》被误认为是鬼神之说,因此还对《周易》的各方各面进行了注解。

而周朝先祖的举动,也让后人在学习《周易》、感悟《周易》时更加容易。避免了因为时间太久远而造成语言晦涩、出现歧义的情况。

而后世的历朝历代皆信奉“周礼”,以周朝后裔自居正统,因此《易经》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参考之物。

甚至历史上一些玄学家、预言家还能够真正以《易经》为参考,推算出未来的情况。比如唐代李淳风的《推背图》便少不了《易经》的参与。

而纵观《易经》全书,它的主旨便是“阴阳调和”、“你中有我”,这个思想在后世被很多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所认可。

就连马克思主义中出现的“辩证统一”,也与《易经》的主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说,《易经》背后所包含的先祖们的智慧,与近代诞生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伟大的思想。

或许正是因为它们两个都接近真理,所以才在内容上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吧。

杨振宁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为我国的物理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先生在日常之余也品读了《易经》,但是却在阅读后,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原来杨振宁不仅没有和其他的大家人物那样,赞美《易经》的内涵,反而认为书中的观点从本质上就是错误的。

而正是封建统治者们经常拿《易经》学习治国之道,才会让中国近代的科技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

杨振宁先生的言论一出,立刻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很多学术人物出来批判杨振宁的说法,甚至认为杨振宁此举是对传统的侮辱。

那么这其中究竟是否有误会吗?杨振宁先生的说法是否正确呢?

原来,作为一位不折不扣的“理科生”,杨振宁先生认为一个真理的发现,必然背后包含着无数的推演。

纵观杨振宁先生的成果,无一不是通过千千万万次的推演而取得的。

比如,杨振宁先生在1956年的新发现,就推翻了宇宙守恒的定律,打破了过去物理学家认为两个粒子在空间对称的状态下,运动是相同的旧观念。

而《易经》却无论从哪方面角度来看,都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科书”,要用文科的思维去看待。

相比起理科思维的逻辑性,文科思维更倾向于用直觉、感受去认识眼前的东西,更加遵从自己的“心”。

而中国的思想文化,从古至今便是一个文科的思想,不论是周朝的《易经》还是明末的“阳明心学”,都是不折不扣的以“心”作为主体去思考。

相对而言,欧美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宗教文化和历史因素等多方面原因。而形成了一套从头到脚的“理科思维”,即比起“用心”,他们更偏向于“用脑”。

或许这就是中国和西方的本质区别,也是为什么两个地方的很多东西,有如此大的差异的原因。

而杨振宁先生从事的物理专业,自然需要依靠理科思维来进行研究。因此对“易经”这种毫无推演、满是结论的书籍产生了不解和质疑。

其实杨振宁先生的观点并没有错误,而《易经》也确实有很多解释不通的东西在其中,不过造成如此尴尬局面的原因,还是因为“文理科思维”的差异。

现在看来,连杨振宁这种物理泰斗,都能被“文理思维”所左右,那么相信生活中这样的差异也会更大。

如今我们经常能在网上看见对“文理分班”的探讨,现在看来,这项举措也的确不无道理。

不过这两种思维方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有的时候从两种不同的角度,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去看待事物,或许也能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都说“文理不分家”,世间万物并不是一句“黑白分明”就能简单概括的,而我们的文科和理科又何尝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呢?

有的时候理科的研究,离不开文科作为基础,而文科也需要理科去推动其进步。

而我们的世界,正是由这两种思维相互构建而成,不可偏颇一方,也不可轻视一边。

或许这正是《易经》中所谓的“阴阳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