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民健康互动交流网络平台!
全域旅游

【搜搜世界】专题聚焦 | 城市过度旅游

发表于2024-7-31

城市旅游反思:从增长极限到过度旅游

城市过度旅游已成为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管理的世界性难题。过度旅游在欧洲各国引发广泛关注,反旅游运动(antitourism)、旅游恐惧症(tourismphobia)、旅游去增长(tourism degrowth)成为旅游研究热点。保继刚在《旅游学刊》刊发的笔谈“旅游增长的极限与研究态度”中指出,旅游学者要坚持正确的研究态度和辨别能力,客观认识城市旅游增长极限。梁增贤和保继刚在《地理学报》刊发的一文中,提出了城市增长极限的形成机制和判别指标。

过度旅游表现为游客及其不良行为的增长对城市产生负面影响,严重降低居民生活质量和游客体验,超过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承受极限。我国旅游业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人们对城市旅游发展的要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体验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等特点。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更加强烈,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情感发生明显变化,对游客及其不良行为的影响更加敏感,容易发生过度旅游。2018年,欧盟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大概有105个旅游目的地处于某种过度旅游状态。世界旅游组织和各国政府就过度旅游问题进行多次会议,讨论提出城市应对过度旅游的策略,包括分散游客、细化旅游市场、淡季营销、鼓励旅游路线和景点创新等。

过度旅游也正在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回顾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在过去的40多年内,我国的旅游需求不断释放,呈现跨越式增长,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与短缺的旅游供给是主要矛盾(梁增贤,2020)。因此,旅游供给的增量发展受到鼓励,各级地方政府与旅游业界往往对游客持欢迎态度,全国迎来了旅游大开发时期。然而,改革开放40多年过去了,尽管中国总体的旅游需求还在增长,但在许多热门旅游城市或旅游景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过度旅游。特别是在媒介化时代,各地方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大量游客在短期内涌入,造成了诸如交通拥堵加重、公共服务设施超负荷、游客体验感变差、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多重问题。从城市旅游发展来看,大量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旅游区的专属规划不仅带来了宏观层面上的游客数量,也造成了旅游化的广度和深度,旅游者不断探索目的地的“非旅游区”。因此,城市过度旅游的影响早已不局限于景区、景点和星级酒店,而是深入居民生活空间,例如游旅游者不仅占用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还侵入了居民日常的文化消费空间等,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2017年以来,过度旅游现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学界也出现了以过度旅游为主题的大量文献。对过度旅游的关注在2018年形成高潮,overtourism”正式被英国《牛津英语词典》选入当年的年度词汇。于是,学者们越来越关注过度旅游现象,并以不同的方式确定其含义,评估其影响,探讨产生的原因和谋划应对策略与行动(张广瑞,2020)。目前,学术界主要从过度旅游的成因、后果、测度与评估、解决措施等现实层面来分析,其中不少学者试图从制度设计层面来预防这一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旅游业的进程与欧美国家不同,且现阶段经济效益仍受关注,大多目的地依然不断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过度旅游的问题难以受到重视。然而,为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警惕和应对我国过度旅游问题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有鉴于此,本期专辑我们引荐了国外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Geographies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Cities等刊物上关于过度旅游的相关研究,希望对国内过度旅游现象的认识与解决有所启发。

     

网址:     搜搜世界编辑:冰雪



来源:梁增贤,徐海超旅游刊公众号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