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民健康互动交流网络平台!
世界风光

【搜搜世界】颠覆认知的中国风景

发表于2024-8-2

我们常爱说中国地大物博

如果从地理的角度来看

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

一方水土,一方风景

广袤的中华大地上

哪怕是同类的景观

在不同的地域

也有着不一样的风情

今天地理君不仅会带大家看各地美景

还有随堂小考等你挑战

 

草原

并非都是碧草连天的景象

 

在地理学上,根据气候和植被的差异,分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等多种类型。不同地理区域的牧民,生活也有很大差异。

很多人对草原景观概念的建立,是来自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歌描绘。从景观上看,很多草原大都有着相似的面貌:绿草、河曲、牛羊、牧人……除了地理坐标点不同外,你很难说清这些草原究竟有什么区别。

 

 

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的喀拉峻,颠覆了一般草原给人带来的色彩单调、景观单一的审美“疲劳感”,展现出以喀拉峻为代表的山地草原美学,从而定义了一种草原新景观——融合不同时空与色彩、并且易于观赏的“立体草原”景观。

来到西藏那曲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句更无法重现。相比丰饶温润的温带草原,这里平均海拔足足高出了三千多米,高寒缺氧,气候干燥,半年以上都是寒冷、风大的旱季。由此,独特的草原类型在这里孕育生长——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辽阔而平坦的西部,是最主要的草地类型。呼啸而过的风虽然更为强劲,茫茫荒野中的草儿却并不低头——因为它们太过矮小,也稀疏了很多。

湖泊

除了蓝,还有多少种颜色

 

中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无论是高原山地还是平原低地,无论是东部湿润区还是西北干旱区,都有天然湖泊分布,就连极度干旱终年少雨的沙漠腹地,也不乏湖泊存在。

 

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沉积、风化等地质作用,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数以万计的湖泊,湖泊的水色因所处自然环境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中国湖泊志》,我国的湖泊分为五大地理分布区,即东部平原、蒙新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北平原湖泊分布区。东部平原湖泊多为淡水湖,且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

杭州西湖是一个淤积而成的内湖,它的水源主要依靠天然降雨和山间积蓄的泉水。江南密集的植被、潮湿多雨的气候,以及三面云山的褶皱山系,都保证了西湖湖水的丰沛。

古往今来,西湖的景色永远是这样柔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诗的力量是永恒的,它守住了西湖的美,也守住了我们的回忆。

湖泊一旦形成,就受到外部自然因素和内部各种过程的持续作用而不断演变,如人生般会有生老病死,而盐湖便是湖泊发展到了老年期的产物,是咸水湖中特殊的一种。

凡是处在开阔平坦地形之下的盐湖,湖底有盐壳堆积作为镜面涂层,上面的湖水又只是浅浅一层,在无风无波之时,就会出现水平如镜的效果,形成“天空之镜”的景观。

 

海岸

海与陆角力争胜的边缘

 

海与陆的一次次搏斗与交融,造就了海岸上柔软的曲线或尖锐的弯折,造就了嶙峋的礁石或舒缓的沙滩,造就了一处处自然胜景,也留下一段段历史传说。

作为一个有着长达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国家,从礁岩峻峭的基岩海岸到柔软舒缓的砂质海岸,从吸引了无数海鸟栖息的淤泥质海岸到生机盎然、缤纷多彩的红树林、珊瑚礁海岸,可以说这个地球上的海岸类型在我国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

 

 

过去,我国海岸带的特点是:以长江口为界,北方岸线顺直,南方岸线曲折。这与我国北方多平原海岸、南方多基岩海岸有关。

现在的情况则反了过来:北方岸线变得曲折,而南方岸线反而变得顺直了,南北岸线的差异正在变小。这也是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侯西勇研究员团队的研究成果之一。

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就是南、北方的人工岸线都在急剧增长,渤海周边海岸表现尤为突出:这里的港口分布很密集,不仅带来了港口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问题,也使得原本顺直的海岸,变成一种“人工化”、“几何化”的曲折了。

 

网址: sousoushijie.cn    搜搜世界编辑:冰雪

 

 

来源: 中国国家地理公众号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