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民健康互动交流网络平台!
红色文化

他是海协会首任会长,曾主政上海,父亲是同盟会元老,长子是中将

发表于2022-10-15

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在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缓和下来,两岸慢慢恢复正常交往,也放下芥蒂互有往来,一些老兵被允许返回内地探亲。这一大好局面有两个重要的开端,其一便是我们熟知的“九二共识”,其二便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汪辜会谈”。

汪道涵是安徽芜湖人,1915年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位出色的革命家,早年间赴日本留学的时候认识了孙中山先生,没过多久便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开始从事革命活动,民国建立后投身教育行业,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

父亲对汪道涵的教育很严格,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青年时曾先后在交大、光华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华东师大学习。1933年,他成为共产主义信徒,被党组织吸纳,抗战时,他加入新四军中,在后勤部门工作。上级首长觉得这样有些“委屈”他这位大学生,于是便将他调到行政岗位上,以尽其才。

解放战争时,汪道涵先后在华中军区、山东军区任职,期间积累了大量基层工作经验,这为他日后出任省部级高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他被调到杭州任职,次年进入浙江省委工作,在商业、工业两个领域贡献颇多。1952年,党中央将他召到北京,出任一机部副部长,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重工业发展。

特殊时期,他因为出身的关系,被定为“右派分子”,遭到了很多莫名的指责,职务被暂停,还一度受到了隔离审查,生活过得很艰难。直至1976年,他才恢复清名,2年后被调到对外经济部门任高干。1980年,他前往上海任市委书记兼任市长,在党中央的统筹下在上海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大获成功,沪地各行业迅速发展起来,经济形势越来越好。

此时,党中央决定执行一个伟大的“构想”,在整个华东地区建立一个跨省份的超级经济体,让苏、浙、皖、赣等6地实现资源互换、优势互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命汪道涵挑起这一重担,去创造“历史”。

汪道涵起初雄心勃勃,想要大展拳脚,但最后发现受制于行政上的壁垒,各省资源根本无法实现互换。这个伟大的构想太过于理想化,与实际相去甚远,现在根本不可能实现。后来,此事就被无限期搁置了下来,成为汪道涵心中永远的遗憾。

1987年,他从一线岗位退下来,出任中顾委委员,1991年被选为海协会首任会长,专门处理有关两岸关系的事务。1992年,汪道涵给台湾的海峡两岸基金会接连发去了两封邮件,邀请其董事长辜振甫访问大陆。但辜表示此时政治风向还比较敏感,自己不能去大陆,于是汪道涵便退一步,邀请对方在新加坡会面,辜同意了。

1993年4月底,两人成功在新加坡举行了友好交谈,蜂拥而来的记者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这一事件后来被称为“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向好发展的重要开端之一。汪道涵功勋卓著,其后代也都是人中龙凤,尤其是长子汪致远,曾在985高校读书,毕业后进入解放军中服役,官至中将,是推动解放军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功臣。

贡献二字贯穿汪道涵的一生,自加入党组织之日起,他便孜孜不倦地行走在追寻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在工作岗位上大展才华,全力支援革命事业。建国后,他又在经济领域深耕细作,为国家建设出工出力,一手打造了上海的繁华。退休之后,他仍在为两岸关系正常化四处奔走,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值得赞扬!

网址: sousoushijie.cn 

搜搜世界编辑:吴明欣